海西州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关于《关于检查〈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
报告》的审议意见
州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9日,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的《关于检查〈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自2020年7月1日实施以来,全州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内容,切实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会议指出,当前《条例》实施也存在宣传贯彻仍需发力、融资难题仍然突出、政策落实有待加强、要素保障水平不高、整体发展质量不优等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有效贯彻实施好《条例》,结合常委会审议情况,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 多措并举,加强《条例》宣传贯彻
一是在学法普法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载体,以政策解读、座谈报道、典型宣传等形式,扩大《条例》知晓面及影响力。同时,改进“送法进企业”形式,提高企业尊法学法用法水平。二是在研究出台配套措施上下功夫。《条例》偏向于纲领性,条文原则性强,更需要地方各级政府在财税、政务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三是在监督检查上下功夫。要定期对《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督促,依法及时纠正违反《条例》行为,营造《条例》贯彻实施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一要健全信贷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保险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二要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联保贷款等符合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特点的信贷策略和信贷产品,破解银行融资贷款抵押物难题。三要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育成机制,积极协调省级层面出台更加灵活的融资担保政策,对向中小微企业放贷的金融机构实施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
三、 强化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快制定配套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资金规模,突出资金使用重点,明确使用范围,加强评估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二要进一步落实减费降税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清理整顿涉及中小微企业的行政许可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打好降成本“组合拳”,让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三要强化政策公开,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便于企业及时获取。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中小微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四、聚焦短板,提高要素保障水平
一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协调好校企培训教育与企业用工、输送技术工人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互相激励措施,完善人才居留、发展配套政策。定期组织用工就业服务活动,从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引入毕业生,针对性进行培训,缓解企业用工难题。二要坚持长期投入理念,进一步优化园区建设,抓好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特别解决好县域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道路和供水供电等硬件设施薄弱环节。要搭建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 积极引导,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要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通过设立科技创新资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二要加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引导中小微企业树立开拓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意识,不断加大研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拓展延伸产业链,创建自主品牌,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三要加强产学研联合和资源整合,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模式,以及人才的互联互通办法,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机制,填补中小微企业的人才短板,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六、 提升服务,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一要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改进工作作风,定期开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并依法向社会公布。要积极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打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二要切实保障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要及时听取中小微企业的意见和诉求,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侵犯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查处。三要持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日常对中小微企业的引导和帮助,有效避免生硬执法和“一刀切”行为,坚决避免对市场活动的过度干预。
以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请在三个月内,即2022年12月31日前报送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