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N/A 返回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立法工作

海西州突出“三性”助力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

近年来,为切实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海西州着眼于突出专业性、多样性、精准性,建立1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授牌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为“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健全完善基层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不断突显。

突出专业性,实现管理“专业网格化”。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方式,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动员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政法机关工作人员、民间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基层立法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员机动性、灵活性、便利性等特点,在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将法规草案带入到百姓家中,充分征集群众对立法需求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针对性、人性化的法治宣传服务,充分收集基层民意,使基层立法联系点真正成为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有效途径,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网格化管理。

突出多样性,搭建立法“社情直通车”。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充分吸纳群众的立法意见、准确传递群众的立法建议,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处理公众立法意见,帮助群众将立法意见建议更好地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电话、微信等点对点方式,与基层群众进行一对一交流;通过媒体、网络等点对面方式,定期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发布立法信息;采取调研、座谈会、征询会等面对面形式,组织群众进行广泛讨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突出精准性,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立法意见征集等活动,广泛收集群众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将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整合,提炼精华,通过专业人员将其转换成法律语言,提高表达准确性,切实提升立法建议的精准度。充分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群众的立法意见建议准确传递给立法机关,提高立法意见建议的专业性,切实解决群众与立法机关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全面、不对称的问题,让群众真正深入参与到立法的每个环节中。

上篇新闻: 海西州人大以良法促发展保障善治 不断推动地方立法工作更有质量更显效率

下篇新闻: 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