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闻
【聚焦州两会】交出不负人民的海西人大答卷——州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综述
时间:2023年02月22日
来源:柴达木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依法决定重大事项、不断提升监督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翻开州人大常委会2022年履职日志:一个个紧跟时代脉搏、奋楫争先的动人故事,一件件民生实事、一组组民生数据跃然纸上,无不记录着履职尽责的点点滴滴;一次次审议监督、一场场视察调研,无不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一份份建议意见、一项项代表活动触动人心,无不体现着人大代表的为民初心,奏响了海西人大常委会依法为民履职的时代强音。
在政治思想上“入脑入心”、在服务大局上“同心同向”、在作用发挥上“见行见效”……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定盘星”。州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第一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发展大局之所在,也是人大履职重心之所在。深入基层、细心调研、了解民意……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才让太始终坚持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他说:“我们要发挥好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严格执行向州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保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州委和全州重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州委工作保持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确保正确方向。执法检查有力有效,工作监督直面热点,专题询问压实责任,跟踪监督一抓到底……一桩桩实事、一组组数据,无不记录着州人大常委会“履职为民”的铿锵步伐和硕果“丰”景。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人大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任务重、节奏快、难度大、要求高已成为人大工作的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州人大常委会以苦干实干的精神和“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的作风,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打出系列“组合拳”:注重“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让立法工作有温度。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面征集论证立法项目,编制完成2022—2026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并报请州委批准实施,为有序推进立法工作奠定基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系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梳理立法事项,编制立法计划,推动立法工作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围绕天文科技产业,制定出台我国首个保护暗夜星空的地方性法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这是我国首部光学天文环境保护条例和首个暗夜星空的地方性法规,实现了我省新兴领域立法和特色精细立法的新突破。围绕文旅产业发展,开展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调研、制定工作。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调研、修订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州政府推进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此外,首次制定了《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建立12家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协同省人大常委会调整3个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协同格尔木市委将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建设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省首个“国字号”。“突出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和生命所在。州人大常委会立足地方治理需求,勇于先行先试,交出了一份恪尽职守的履职答卷。眼睛向下、脚步下行、重心下沉,这就是州人大常委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真实写照。聚焦州委确定任务加强监督、聚焦财政经济发展加强监督、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监督、聚焦民生和社会关切加强监督、聚焦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监督、聚焦天文科技发展加强监督……常委会紧盯事关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和保障民生福祉,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紧扣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项目链长制”“项目攻坚年”“营商环境整治年”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和监督。听取审议专项报告13件,开展执法检查5次,专题调研8次,专题询问1次,完成州委安排的调研和督导任务3项。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运用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对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等1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一组组数据,反映的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责任担当,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回荡的是人民至上的铿锵誓言,交出的是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先后两次听取审议州政府关于海西全面融入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情况专题询问相关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陪同省人大调研组深入冷湖专题调研形成的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各厅局的推进落实,加快了赛什腾天文观测基地和冷湖科创园的建设进度。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党委关注的“重点”问题实施监督,与党委工作“合拍”,推动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更好地贯彻执行;选择政府工作的“难点”问题实施监督,与政府工作“合力”,推动人大政府工作协调推进;选择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监督,与群众“合心”,切实增强监督实效。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在奋进中彰显;民主法治的美好答卷,在实干中铺展。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提升监督效能,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提出意见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州人大常委会着力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紧扣“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目标要求,探索建立代表提出建议前与部门沟通机制,构建代表建议“大督办”工作格局,推动承办单位建立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开展处理情况“回头看”。
“随着茶卡盐湖旅游业的发展,我州各市县盐湖旅游业也开始发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都成为网红打卡点,旅游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全州盐湖类景区发展都是以观光游览为主,同质化问题突出。”潘立清代表提出了关于全面提升海西州盐湖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建议不久,就得到了回复。“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将海西州盐湖旅游业发展纳入政府总体工作布局,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系统指导、全力推动”。
先后围绕藜麦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主题,举办七期代表论坛,应邀参加的人大代表纷纷围绕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相关部门和企业现场进行答疑解惑,形成了政府、企业、代表共同研究探讨,共同学习提高的浓厚氛围,激发了人大代表参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履职热情。
成功打造2个省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确定9个单位为全州“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州委《关于推进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重点任务的行动方案》明确规定,州、市(县)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1400元、1200元和800元标准分别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切实加强了代表履职经费保障。
翔实的数据背后是务实的工作,代表“接地气”、履职“全天候”,建言献策渠道更多、回应更快,代表履职焕发新活力。
州人大常委会主动对标“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和“七好人大”建设目标,以政治机关建设为引领,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履职能力,精心谋篇布局,高位部署推动,依法履职尽责,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力精塑“四个机关”建设的“海西名片”。“四个机关”建设激活海西人大工作“一池春水”,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上下牢记党和人民重托,积极履职尽责,以一流的标准创造一流业绩,以一线担当展现一线作为。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常委会及其机关各项建设,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开展“人大主任带头讲法”活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头学习研究,认真备课,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和与会代表精心讲授了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立法法、监督法、预算法等人大工作基本法律,营造了学法讲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一年来,州人大常委会坚持贴近民心、倾听民声,围绕人民群众重大关切,抓好民生福祉各项工作,用人大情怀镌刻人民至上的温暖注脚。建立健全涵盖依法履职尽责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年内共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度13项,废止7项,编撰完成《海西州人大志》,填补了我州建政以来人大志的空白。新编《海西州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汇编》,为更好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依法有效履行职权提供了规范。始终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不断提高学习调研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努力推动人大常委会及人大常委会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荣光背后,不仅是干部职工强化“第一方阵”标准、扎根岗位的奉献与付出,更是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及机关狠抓作风建设的生动缩影。承载着人民的期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州人大常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严格按照“四个机关”定位要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党和人民满意的“人大答卷”。